2020年绥宁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时间: 2021-03-01 11:03 来源: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字体:
      绥宁县始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年),当时叫莳竹县,宋崇宁二年(1103年)改名绥宁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全县总面积2917平方公里,辖8镇9乡、215个村19个居委会,人口38.45万,苗、侗、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63%,是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贫困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军事禁区和革命老区。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等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共有贫困村8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873户56736人,贫困发生率为17.45%。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84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93%;2019年1个深度贫困村出列;今年脱贫297户635人,实现了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省委书记许达哲、省委原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乌兰、副省长隋忠诚等领导对绥宁县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都曾亲临绥宁指导、走访。
多年来,绥宁县、乡、村三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担负起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强基础、提质量,找差距、补短板,守底线、防风险,保持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坚持精准精细作风,以村为主战场、户为主对象,做到总体部署与专项攻坚相结合,均衡推进与定向发力相结合,落实政策与重点帮扶相结合,锤炼作风与整改问题相结合,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一、始终保持高温高压,践行政治责任
扶贫事业,既要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更需要担当和定力。
      1.县级领导模范带头。县委常委会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列为第一议题、成为常态。实行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指挥部一体运作,书记、县长任组长(指挥长),成立县委常委、副县长牵头的8个专项工作组,16个乡镇、218个村(居)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全覆盖,落实联系乡镇“七个负总责”和包村“十个确保”,担当起直接责任。定期组织县级领导带专题、带问题、交结果,下乡驻村开展督查调研,与乡村干部和工作队一体负责。组织开展专项会战。及时出台配套政策。认真落实“书记抓扶贫”“三走访三签字”,县委书记、县长每个月至少保证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对全县16个乡镇85个贫困村进行走访调研,解决了一批脱贫需要、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今年先后召开9次县委常委会、9次政府常务会、17次书记办公会、6次县长调度会、5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对复工复产、稳岗就业、动态监测、产业发展、涉贫信访、帮扶工作、作风建设、资金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既抓谋划布局,又抓均衡推进,做到重点问题第一时间调度、重点项目第一时间推进、重大政策第一时间协调、复杂问题第一时间担当。
      2.行业部门集合施力。25个县直部门在指挥部统筹安排和分管领导组织下,担当起分线推进、分兵合击的先锋责任,分线落实政策、分线推进项目、分线督责落地。根据阶段性工作需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的通知》《绥宁县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关于建立脱贫攻坚专项巡查制度的通知》《绥宁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确保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效果不失真。组织开展攻坚会战,集中精力和财力解决农村交通、易地搬迁、人安饮水、服务平台、通讯通电等难题,反复排查精准识别、政策落实等突出问题。2020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401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43个。
      3.乡村干部一线作战。实行乡镇班子成员(部分人口多的乡镇扩大到中层骨干)包村。始终坚持脱贫标准,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和问题整改,坚持因村因户施策,确保村村过关、户户过关、人人过关、事事过关。开展“向人民报告”系列活动,做到监督到乡、评议到村、宣讲到户。村干部变成了脱产干部,抗疫、治贫两手硬,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桥头阵地。
      4.驻村结对共同支撑。全县共选派525名干部组成218个工作队,进驻218个村(居委会)开展驻村帮扶,实现了有贫困人口的村(居)村村有工作队。为85个贫困村选定后盾单位110个。工作队住村时间不少于20天/月,实行绩酬挂钩,定期讲评通报、兑现奖惩。选派563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5873户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组织结对帮扶干部职工常态化开展“入户见人一小时”“遂愿暖心入农家”活动,累计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农产品销售、子女上学、老年人生活困难、看病治疗等生产生活方面“微心愿”5.6万余个。
      5.“四个不摘”抓实巩固提升。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后,出台了《绥宁县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方案》,继续坚持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体制,落实精神不松、工作不松、考核不松、指挥部体制不变、驻村工作队驻村不变、结对帮扶对象不变、扶贫政策措施不变、从严督导问责不变工作机制,以贫困户全面脱贫和防止返贫致贫为底线,以提升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补齐短板,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成色和质量。
      二、始终靶向施力,落实扶贫政策
      统筹整合全部资源和力量,对标对表脱贫标准和“两个完善”的要求,精准滴灌,一项一项对标抓落实,一个任务一个任务打歼灭战。
      1.喝上放心水。投入近2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供水工程187处,受益人口28.5万,其中贫困人口4.84万,今年又安排资金1564万元对部分项目进行质量提升。出台了《绥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保障管理办法》,强化供水工程管理,对水质监测、维修养护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水质水量达标。
     2.夯实起跑线。组织“千师访万家”,扎实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和“送教上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学生零辍学。全面落实贫困户和边缘户学生资助全覆盖,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10804.39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6954人次。其中2020年发放各类助学金1856.33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889人次。投入资金3亿元改扩建校舍63所,薄弱学校改造和合格化学校建设全面完成,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验收,招聘教师721人,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全面落实优教措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打造健康网。贫困人口和边缘人口参保缴费补贴全部到位,整合医保、民政、保险公司等部门集中窗口服务,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等政策“一站式”结算,累计为贫困人口结算住院总费用25135.68万元,结算总额20999.84万元,贫困人口县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8%。自主设立重特大疾病救助基金,为自付费用太高的农民群众增加一次报销机会,共救助729人、救助金额114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达100%,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100%。投入240万元配备2台健康扶贫服务车,组成义务巡诊队,实现每年所有行政村进村巡诊全覆盖,近三年来免费为群众开展医疗服务共计50529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约58万元。全县有二级公立医院两所,17个乡镇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实现了村卫生室全覆盖、全科医生全覆盖、村卫生室运行经费保障全覆盖、村医养老保险全覆盖。
     4.住上安全房。对全县23670户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情况进行动态鉴定与核查,对4218户四类重点对象户危房改造、新建进行奖补,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066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3180户,奖补资金7667万元;低保户429户,奖补资金1458万元;分散供养特困户435户,奖补资金1135万元;贫困残疾人家庭户174户,奖补资金405万元;实现了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家庭唯一住房消灭危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765户15189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0个,在集中安置点建设光伏电站7个,配套建设乡镇农贸市场3个、提供菜地612亩、开发公益性岗位212个、设立“扶贫车间”7个。2020年县发改局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担当有为先进集体。
     5.开发致富业。根据山区开发产业的实际,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百千万”工程(打造100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培育1000名产业带头人,建设10000亩农业产业基地)。创新实施“三有三分四到村”产业扶贫模式,以产业大户、加工企业和电商平台为牵引,扶持贫困户兴业脱贫致富,支持开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村有专业合作社、村村有产业基地。全县现有楠竹面积75万亩,竹加工企业33家,竹农直接受益1.5亿元,油茶面积21万亩,杂交水稻制种面积7万亩,青钱柳2.5万亩,特色种养业成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来源。投资1500万元建设电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拎包”入住,年均销售额过亿元。依托“993861”平台,建设村级电商平台和“小凤”优选店,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道。2018年以来,累计下拨产业发展资金26813.98万元。建设贫困村光伏电站106个7177千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严格收益支出监管。
     6.铺好就业路。首创“政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模式,农村劳务经纪人活跃在贫困户身边,架起了企业与贫困劳动力之间的桥梁,得到人社部和省人社厅的肯定和推广,绥宁县就业扶贫中心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累计为全县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50万人次,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5344人,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2828人,其中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80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383个。建成省市级就业扶贫基地7个,累计吸纳513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创建扶贫车间31个,吸纳369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7.念好生态经。全县有生态公益林83.84万亩,年均生态公益林补偿金1389万元,5年来受益贫困户14704户次共1011万元,选聘435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公益林护林员,共补助167.18万元。选聘1391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累计发放管护补助1391万元。立足优良生态环境,建成4A景区和3A景区各一处,整合世界文化遗产提名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等13块“国”字号旅游名片,打响“苗侗故里、生态绥宁”旅游品牌,推动旅游商品、民宿、民俗表演一体发展,2019年旅游人数达到257.9万人,旅游综合收入23.97亿元。
     8.织牢保障网。按照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的原则,实行分类施策、动态管理,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农村低保标准从2014年的165元/月提高到2020年的340元/月。截至2020年12月,农村低保对象共7830户140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847户9645人),共发放农村低保2.37亿元134.9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60.9万人次共1.52亿元;医疗救助40277人次,救助资金3342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17人次共757万元;临时救助64205人次,救助资金4725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63人次共763万元;救助特困供养对象102371人次,发放资金4899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33人次共57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救助201582人次,发放资金322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408人次共1562万元。
     9.加足助力器。实现金融扶贫服务站贫困村全覆盖;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284笔29786.17万元,惠及6284户;创新推出“红提贷”“冷库贷”,助力重点扶贫产业发展;创新推出“纾困贷”“订单助”,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岗就业。
     三、始终用心用情,下足绣花功夫
把贫困人口当兄弟姊妹,把扶贫当事业,不达目标不放手。
      1.全力完成今年任务。围绕今年297户635人脱贫,坚持因户施策,加大产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力度,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落实综合保障性措施,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实现了全面脱贫。对脱贫不稳定户683户1653人、边缘易致贫户319户897人,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加强跟踪监测,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2.做好加试题。面对新冠疫情灾情带来的突然影响,统筹抗疫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积极落实稳岗就业举措,出台《绥宁县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的九项措施的通知》等多个文件,推出援企稳岗、 预招工、上门签约等硬核措施,千方百计推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县内招工人数比去年增加377人。新开发扶贫公益岗位1000个,新建扶贫车间14个,安置就业427人。全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3744人,超过去年。创新提出“订单式”消费扶贫,举办各种促销活动,畅通产销对接,积极稳妥推进扶贫产品认定和“三专一平台”建设,审核上报扶贫产品104个,建成生活馆2个和1个超市专区,稳步推进80个专柜建设,扶贫产品销售15792万元。
      3.加强项目监管。建立健全涉农整合资金和专项扶贫资金全流程监控和绩效管理,县财政局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和扶贫资金动态监控被省财政厅评为先进单位。全面开展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制定疫情防控防治专项经费及物资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金专项审计问题整改到位。
     4.抓好问题整改清零。认真抓好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信访积案清理。以保脱贫、防返贫、防致贫为目标,扎实组织“四项清零”、五个专项“回头看”,围绕住房安全保障、安全饮水、农村公路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光伏扶贫等开展专项清理。抽调581名干部,分成16个工作组,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低保户、重残户、分散供养特困户、大病户等重点对象进行全覆盖核查,各类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5.激发工作活力。每年开展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精准识别,建立档案库,组织乡镇正职疗养,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性待遇比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同职级人员高20%,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176名(占48%),乡镇公务员晋级合符条件、表现优秀的实现应晋尽晋。提高村干部报酬,组织村干部体检、参加养老保险、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7人、招录事业干部2人、选配进乡镇领导班子4人,从驻村干部中提拔重用64人,从村第一书记中提拔5人。开展“两提一促”主题活动,带动扶贫一线干部提振精气神、提升执行力、奋力促赶超。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纪检干部“带着板凳宿农家”活动,从严查处失职失责和微腐败行为。
     四、不断探索创新,擦亮脱贫攻坚成色
     1.“三有三分四到村”产业扶贫模式。立足绥宁县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实现“人有业、户有社、村有品”为目标,以分类帮扶、分业奖补、分户施策为手段,实现项目规划到村、品种确定到村、资金安排到村、管理延伸到村。根据贫困户人员构成、身体状况、劳动能力等情况,将贫困人口分成务工型、产业型、保障型,分别落实不同奖补扶持政策,支持外出务工挣钱、开发产业或加强综合性保障。各村与产业带头人、龙头企业组建贫困户参与的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等方式发展重点产业。全县确定了楠竹、油茶、青钱柳、养猪、制种等九大重点产业,产业扶贫资金和村集体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分头下发到乡、村,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的按政策奖补。全县现有乡镇重点产业基地29个,村级产业基地215个,实现了有产业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引进和支持贵太太、特沃斯、中集、双胞胎、隆平高科、丰源、银山等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示范基地,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附加值,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向人民报告”系列活动。为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强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积极性,加强扶贫政策宣传,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人民,在乡、村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农民群众中开展“向人民报告”系列活动。一是召开专题评议会。会前组织与会人员,广泛听取贫困户和其他群众意见;会上乡镇人民政府报告脱贫攻坚工作,与会人员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建议,对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二是召开到村监督会。村内产生参会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报告本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报告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帮扶单位报告后盾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情况,与会代表进行评议,开展满意度测评。三是召开院落宣讲会。以自然村为单位,利用农闲时间,分片组织户主代表参加,由村支两委报告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报告驻村帮扶工作情况,现场回应群众提问和诉求,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测评。现场为脱贫先锋、帮扶先进、孝老爱亲模范颁奖。全县共召开专题评议会48场次,到村监督会702场次,院落(到组)宣讲会8400场次,覆盖2469个村民小组,帮助解决问题3027个。
     3.“政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劳动力”四位一体就业扶贫模式。从2017年开始,分区域在农民群众中选聘劳务经纪人263名,给与一定务工补贴和绩效奖励,劳务经纪人担负起相应区域内就业信息推送、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服务保障等职责,既完成人社部门交给的任务,也可以与劳务公司合作,为贫困户就业稳岗提供全流程服务。信息采集精准化。农村劳务经纪人每年对贫困劳动力进行2-4次全面信息采集,按月动态更新和核实。职业介绍常态化。农村劳务经纪人每月向农村贫困劳动力至少提供一次企业用工信息,为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向用人企业做一次推荐服务;根据人社部门通过湖南省劳务协助信息平台开展的人岗匹配结果提供送岗服务;协助人社部门和用工企业开好招聘会。政策咨询透明化。农村劳务经纪人随时随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培训、就业、聘用、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咨询,协助人社部门核实发放农村劳动力各项就业补贴,帮助贫困劳动力维权。近年来,农村劳务经纪人协助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344人,帮助贫困劳动力家庭增加劳务经济收入9600余万元;帮助5728名农村劳动力走出山寨,到县城及发达地区找到就业新门路。
      4.“四同”工作法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对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和贫困村一样,推进共同发展。一是项目同规划。产业和“两个完善”设施建设项目坚持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全面开展了人安饮水、农村道路“窄改宽”等重点实事项目大会战,构建了民生保障全覆盖体制,实现了非贫困村与贫困村扶贫工作同步推进,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二是资金同安排。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扶持上坚持统筹兼顾,为85个贫困村和133个非贫困村安排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引导资金,适当向贫困村倾斜,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长期盼望而难以解决的小事、急事、难事,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三是工作队同派驻。向全县85个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33个非贫困村(居)派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四是绩效同考核。评先评优、奖惩处罚、监管督查、工作标准等一视同仁。
      5.“带着板凳宿农家”。一是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县、乡纪检监察干部134人分头住进67个贫困村,开展三天两晚的蹲点督查,收集群众诉求149条,当场解决问题25个,化解群众矛盾8起。如对寨市乡寨市村村民反映新水厂建设进度慢的问题,督查组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调度会,新水厂于半个月内正式投入使用,得到当地村民一致好评。二是带案下乡化解信访积案。带着板凳入户,将群众上访变干部下访,对确有实际困难且符合政策要求的尽量予以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2020年涉贫信访件同比下降70%。三是主动作为解决具体问题。强化对乡镇党委、职能部门、驻村工作队的作风督导、压力传导,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全县共开展“带着板凳宿农家”1110批次,接访4595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和困难1273个,以主动作为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绥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20年12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湖南省绥宁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绥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E_MAIL:admin@hnsn.gov.cn(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事宜)
湘公网安备43052702000102号 备案号:湘ICP备05013746号-1
网站标识码:4305270003
主办单位:中共绥宁县委、绥宁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绥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