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绥宁县委办公室绥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时间: 2020-11-27 09:35 来源:绥宁县 【字体:

绥办发〔202025

中共绥宁县委办公

绥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

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市属、县直各单位:

《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下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绥宁县委办公

绥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626


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

规划(2020—2025年)

为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国家支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在绥宁的影响作用和示范价值,根据《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和《邵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产业承接基础

(一)发展态势良好

201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1132万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390万元,同比增长5.38%。实际利用内资690948万元,增长16.7%。进出口总额155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55万美元。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5.0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21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78万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528743万元,增长10.4%

(二)区位条件改善

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主网的公路骨架,成功融入邵阳、桂林两小时经济圈和长沙、南宁、重庆、广州五小时经济圈。规划兴永郴赣铁路、怀桂高铁以及绥宁通用机场,可以形成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对外大通道,绥宁与示范区内外部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三)资源禀赋优越

全县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20.32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846.83万立方米,林业资源居湖南省前列,有三湘林业第一县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之称。境内土地山林面积广、气候适宜,道地农作物品类多,农产品品质好。生态条件优越,空气优良率居全省前列。水质纯净,矿泉水资源丰富。

(四)产业基础趋实

工业发展一区两园格局基本形成,工业集中区纳入湖南省省级产业园区,园区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已成功获批国家木竹产业示范园区。

关峡湘商产业园是湖南省“135”创新创业重点园区,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已建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建有综合服务区、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和110千伏变电站。产业园现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疗器械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制鞋为主要产业,已引进绿洲惠康、贵太太油茶、银山竹业、神农金康、创泽智能机器人、震宇鞋业、九通竹基复合材料(竹缠绕管材)、佧腾电子、特沃斯有机肥等一批优质企业,2019年总产值达到12亿元。

(五)政策支持力度大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湘发〔201214号),并以湘政函〔2015140号批复同意设立娄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娄邵地区产业转移建设发展,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建设发展给予支持和指导。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商务厅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815号)、《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厂房建设补贴实施细则》(湘商加工〔20099号)等文件,积极推动省内承接产业转移工作。2018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对推进湘南湘西地区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始终坚持产业强绥,围绕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特色县域经济先导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坚持存量做与增量引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以科学承接、互利承接、绿色承接为导向,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质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深化区域合作和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开放体系完善、区域联动发展、行政服务高效、示范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强化政府对产业转移的推动作用。

2.科学承接,创新发展。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把产业转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通过承接优质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创新转移推进机制。

3.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推动产业有序承接和差异化发展,促进与周边地区良性竞争、互利共赢,凝聚形成发展合力。

4.深化改革,开放带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入实施五大开放行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5.区域联动、共享发展。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建立与转移地无缝对接的合作机制,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共赢发展。加强产业转移政策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对接,带动人民群众增产增收,切实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6.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科学确定产业准入标准,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三)战略定位

1.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山水、气候条件优势,巩固杂交水稻制种、油茶、竹笋、黔邵花猪、青钱柳等优势产业,壮大道地药材、精品水果、野生茶规模,推进土(林)地流转,加强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面向中高端群体,依托贵太太、神农金康等龙头企业,推进就地加工增值。依托“993861”平台,开发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城,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2.新材料新能源基地。依托丰富的楠竹资源,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对接国内外前沿技术,组建省级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全省最大的竹产业基地。加大水电资源整合,合理开发利用风电,发展新能源产业。

3.文旅康养基地。立足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加快核心旅游景点(区)建设,融合发展一产、二产,主动融入大湘西精品线路,建设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

4.加工贸易基地。利用相对成本优势,积极上门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和发展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服装鞋帽等加工业,切实补链延链,开发专业园区。

(四)发展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效益,五年大发展的要求,分为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到2020年,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园区扩容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到2023年,基本建立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示范区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科学发展格局,产业承载、自主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批重大项目发挥效益,更多优质项目和优质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初见效益。到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开放合作不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GDP接近4万元,年均增长7%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开发区所占比重达到85%以上。

3-1  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单位

2019

2020

2025

综合质量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95.04

100.74

150

人均GDP

25667

28500

38900

全员劳动生产率

/

33802

38300

50900

财政收入

亿元

5.11

5.50

8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GDP比率

%

3.5

3.22

2.8

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

40

30

20

规模工业增加值

亿元

24.77

27.83

30

城镇化率

%

39.72

43

4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开发区所占比重

%

79

82

85

产业项目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6

6

8

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

亿元

16.5

21.45

25.8

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数(亿元以上)

6

15

20

创新评价指标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95

2.3

2.5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2.7

3

4

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

0

1

1

拥有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数量

4

5

6

高新技术企业个数

5

5

6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0.31

0.5

2

绿色发展指标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

6.48

5.61

5.4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万元

0.456

0.41

0.3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发展排放量

千克/万元

2.82

2.47

1.7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

千克/万元

0.39

0.34

0.2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氮氧化物排放量

千克/万元

0.15

0.14

0.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氨氮排放量

千克/万元

0.36

0.32

0.22

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数

/

/

/

(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在线审批率

%

不低于60%

不低于80%

100%

2.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示范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区和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楠竹新材料、医药器械、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加工贸易等主体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第三产业比重不低于50%,旅游关联产业成为重要支撑。

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力争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下降至5.4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9年降低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发展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氮氧化物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9年降低38%38%33%39%

三、产业承接方向

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承接发展楠竹新材料、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加工贸易等产业,以转型带动转移,以转移促进转型,做强现代农业,做大新型工业,做优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楠竹新材料为重点、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为先导、加工贸易与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产业新局面。

(一)楠竹新材料产业

鼓励支持现有楠竹加工企业扩大产能、开发新技术、提高附加值,继续引进竹基材料、竹笋加工骨干企业,引进新平台、新技艺、新产品,提高综合利用率。有序引导楠竹半成品加工往产区延伸。主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完善的楠竹新材料产业体系,在竹林资源培育、科技研发、加工利用等方面处在中国南方领先地位,楠竹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竹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特色生态农业产业

主要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特色水果、油茶、茶叶、青钱柳、中药材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特色经济林、花卉及林业苗木等特色林业,生态养猪、黔邵花猪、土鸡、绿洲黄羊、优质肉牛、特种养殖等生态畜牧业。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加工、饲料加工、粮油转化等产业,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品牌开发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数量新增10个以上,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

(三)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业

依托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寨市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等自然风光与少数民族历史和民俗风情融为一体的优质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乐安寨市黄桑县城花园阁的旅游黄金圈,打造县城洛口山峡谷、县城宝鼎山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精品核心景区,发展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联手邵阳崀山、湘西凤凰、怀化芷江建设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促进旅游与现代农业、林业、健康养老业和商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旅游产业与农业、加工业的对接面,重点拉长绞股蓝、青钱柳、金银花、山野菜、食用菌、肉牛精品畜牧加工和优质大米加工业等特色旅游商品的产业链,着力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以及扩大开放的窗口产业。

依托境内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医养服务体系,围绕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健康休闲和养老服务后花园的目标,重点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医疗康复、休闲疗养、健康管理、康体健身、健康养老、康养地产等产业,积极发展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健身美容等非医疗性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一批旅游康养基地、国际康养休闲基地。

力争到2025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以上,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以上,3A级景区3个以上,建成世界文化遗产地、国际康养休闲基地。

(四)现代物流产业

整合区域流通、交通、外贸等各方面信息资源,重点建设集仓储、快递、运输站场、商品集散贸易、信息中心于一体的建材物流园区,发展商贸服务型物流、电商物流、联运物流、仓储配送物流、原料供应和产品分销物流,培育发展市场竞争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流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整合县城冷链设施,新建肉类、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冷冻库。依托工业园区,积极培育一批重点物流基地、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促进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五)现代服务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金融业、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服务产业,引导服务业加快集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融合发展。着力引进500强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

(六)绿色能源产业

开发县内丰富的风能、生物质能和水电等绿色能源,构建多层次能源保障体系,创建国家绿色能源基地县。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引入优质产业资本,优先建设风电场,加快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改扩能,积极发展光伏产业。

四、产业承接布局

(一)总体布局

严格落实国家限制开发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管制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按照“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组团发展”的原则,对全县不同区域的空间开发方向、开发时序和开发强度进行全域控制、多点支撑、分区分类指导。推进产业集聚,加大园区开发力度,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推进产业发展重心向产业园区转移。同时增强中心城区功能,构建中心城区和乡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主要产业发展布局如下:

1.工业发展总体布局。根据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确定“一区两园多点”发展布局。“一区”即绥宁工业集中区;“两园”即袁家团木竹产业园和关峡湘商产业园,袁家团木竹产业园主要布局木竹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关峡湘商产业园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型建材;“多点”即适度开发建设一批扶贫车间,方便群众就近就业。

2.生态旅游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一圈多线”,推进旅游业形成“区轴聚集”的态势和旅游经济的增长点。“一圈”即全力打造乐安—寨市—黄桑—县城—花园阁的旅游黄金圈,把县城和寨市建成全域性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多线”即打造县城—洛口山峡谷、县城—高登山、县城—宝鼎山等精品旅游线路,有序发展古村古寨旅游。

3.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布局。以建设特色生态农业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经营,拉升农业产业链,形成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大农业产业区。北部地区以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楠竹、畜牧业、中药材种植等高附加值农业为主。中、西部山区依托山林资源,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林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南部地区发展以畜牧业、中药材种植、油茶、青钱柳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和精品区,构建块状发展、带状布局。

4.城镇发展总体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形成一主两副多点城镇空间。一主即以县城为中心,包括长铺镇、长铺子乡,强化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将县城建设成为山水园林之城、苗侗风情之都、宜居宜游之地两副即关峡和寨市,把关峡建成工业新镇,把寨市建成旅游小镇。多点即统筹发展武阳、瓦屋塘、东山、河口等次中心城镇和红岩、金屋塘、乐安铺等边贸特色城镇,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综合性、农贸型、工贸型、旅游型和商贸型等专业化职能城镇。

(二)重点园区布局

1.袁家团木竹产业示范园。重点承接木竹新材料加工、木竹精深加工、雕刻工艺等木竹新材料产业,农产品加工、生态畜牧业和绿色有机产品加工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重点发展从事竹地毯、竹纺织品、竹化工产品、竹工艺品、竹窗帘、竹鞭笋等附加值高、利用率高、产品档次高的木竹精深加工企业,引进同类型新企业,有序推进腾笼换鸟,提高厂房及设备利用水平。力争到2025年,引进转型企业10家,五年内园区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2.关峡湘商产业园。重点承接食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用材料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从事医疗器械、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制造、服装制造、鞋帽箱包制造的大中型企业。力争到2025年,引进转型企业20家,五年内园区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发挥邵商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做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规划和论证工作,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鼓励邵商回乡兴业。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市场,继续推动小巨人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重点培育楠竹新材料、茶油等优势产业,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二)加快外贸转型升级

完善湘商产业园出口监管仓建设,加快发展保税物流,扩大楠竹新材料、医疗器械、绿色农产品等产品出口,大力拓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引进一批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培育发展大型仓储和物流企业。

(三)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搭建专业化招商平台,实行针对性招商方式,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发挥异地商会的作用,瞄准“三类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采取重大活动推介、小分队上门推介、网上推介等多种途径,开展“地图式”“产业化”精准对接,着力引进建设一批特色专业产业园和多个重大产业链。

六、提升承接能力

(一)优化营商环境

1.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和开放的政策规定,促进内外资企业、大中小企业、国有民营资本公平竞争,各类投资主体一律依法平等进入,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融资渠道、政策扶持等方面依法享受同等待遇。对转移来绥宁的企业,其经原所在地省市认定的有效期内的相关资质,在绥宁无需重新申报,报有关部门备案后直接予以认定。

2.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投资领域的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加快推行多证合一,进一步促进投资便利化。构建网上放管服平台,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服务和监管保障制度,优化服务效能,加强跟踪服务,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模式。

3.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切实落实国家降费减税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类政府性基金统一按最低征收标准征收。继续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规范涉企收费行为,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经过审批后,可以实施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过渡试点政策。支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重大和重点产业项目进行适当物流补助。

4.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深化审批服务一次办结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审批部门对进驻窗口授权力度,促进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站式审批,实现数据一次汇聚、多次共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规范化开展,打造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对外政务服务统一门户。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领办代办等服务方式。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进驻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企业提供集中的政务服务。

(二)建设承接平台

1.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模式。成立工业集中区管理公司。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实行聘任制,由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对外招聘。管理公司服务的基本内容包括为企业提供专业驻园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负责环境优化、后期开发、宣传和招商引资等;成立工业集中区企业协会。协会的基本功能是沟通园区与政府部门、产业界和金融界联系渠道,促进园区横向交流,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咨询,以多种形式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引进企业入驻绥宁;建立绥宁工业集中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产业相关政策,公布物流交互信息,公开安全环境风险监管动态等。

2.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构建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担保体系,依法依规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设立承接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园区企业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对重点引进项目进行引导性投资,县财政安排500万元资金参与引导基金;推动县内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建立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保障体系。

3.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实施工业集中区技术研发及孵化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中心,以园区企业为基础,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为绥宁县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设创新孵化基地,以提供办公场地、财税咨询等形式对引进的重点企业、核心企业进行扶持,发挥重点企业、核心企业对园区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4.推动产业园差异化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发布差异化的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引导木竹精深加工产业、农产品精加工向袁家团木竹示范园聚集;引导医疗器械、电子制造产业、现代农业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向关峡湘商产业园聚集;延伸产业链条,木竹粗加工、农副产品初加工向乡镇聚集。

5.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园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在袁家团木竹示范园、关峡湘商产业园设立企业总部,各乡镇建立加工车间,以点带面拉动乡镇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相融合。

(三)完善配套建设

1.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二级公路为主网、旅游公路为重点的干线公路骨架,构建“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对外大交通网络。通过武靖高速、S248G356及县道形成道路网,加快干线公路连接产业承接区,尽快形成1小时、3小时交通圈。积极争取兴永郴铁路、怀桂高铁过境绥宁并设站。开展绥宁通用机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适时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建设黄桑至坪溪公路二期工程建设、国道G356乐安至寨牙公路改建工程建设、S342河口至流水冲公路改建,X088关峡江口塘至城步绥宁段公路改建。建设花园阁国家级湿地公园旅游景区,修建旅游码头及相关设施,建设大田、梅口两个渡口标准化码头。

2.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快物流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引进,依托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及整合一批功能齐备的综合物流园区和特色专业物流园区(中心);依托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物流信息,合理布局绿色仓储,提高仓储利用效率,优化配送路线和商品运输方案,提高往返载货率,构建绥宁县绿色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建设坪溪物流集散基地、武阳物流集散基地、关峡梅口物流集散基地和乐安铺物流集散基地;在东山、乐安铺、金屋塘、河口、红岩、麻塘、鹅公等乡镇建设特色边贸市场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坪溪片区建设县城物流园区;大公坪片区依托县城环线和袁家团省级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3.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对宝鼎山、黄土矿、李熙桥等地进行风电场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建设分布式能源,新建绥宁220千伏变电站,扩建河口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金屋110千伏变电站,宝鼎山风电场110千伏线路接入工程,新建枫木团、黄桑、党坪、黄土矿35千伏变电站。加快实施输配电网改造,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工程,完成13个国有电站自供区未改村和4个国有林场的农网改造任务。利用“气化邵阳”武冈至绥宁燃气管道建设项目,加快天然气输气管道及燃气干线管道建设,保障示范区气源供气。

4.推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等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在县城城市小区和乡镇驻地实施光纤到户改造工程、接入主干层和城域网等配套工程,实施乡镇到行政村光缆线路建设、行政村光纤到户工程、行政村无线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全县光纤通信网络全覆盖。开发运用城市互联网等大数据信息平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社会保障、安全生产、金融、政务、税务等领域工作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推进大中型企业光纤网络全覆盖,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加快建立安全、方便的网上支付体系,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集中发布。务实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建立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信息平台,加快与产业转移区信息基础设施对接,加强在信用建设、交通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应急指挥联动等多个领域内的合作,建立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公共服务性资源共享平台。

5.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县城中心区、袁家团木竹产业示范园、关峡湘商产业园及周边城镇为重点,按照引导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连锁转移的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仓储中心、物流配送、原材料及货物集散中心等生产设施。按照园区生活功能设施建设布局与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相匹配的原则,建设设施完备、使用方便,集居住、商贸、办公、休闲等多功能结合的职工生活服务区。建好职工公寓,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园区道路、绿化、环卫、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基础设施。鼓励金融、通讯、邮政等部门在园区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解除园区职工后顾之忧。

6.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实施“芙蓉人才”引进计划,推进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产品创新,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增强人才培养多边合作活力,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创建“技能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站”、“高技能人才工作站”,提高企业技能人才整体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构建技能型人才培育平台,鼓励县职业中专、定点培训机构调整和增加对口专业,拓宽专业培养方向,实施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人力资源定向开发和培训,引进社会人力资源参加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放宽城镇户籍限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

七、推动绿色发展

(一)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

严格按照《绥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进行产业准入审查。对列入限制发展类的项目,新建项目不予审批,对现有的应采取措施改造升级;对列入禁止发展类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淘汰造纸、化工等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加大对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事项的整治,对整改不达标企业依法予以关闭。

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35t标煤/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发展排放量降低到1.75kg/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降低到0.24kg/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到0.1kg/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氨氮排放降低到0.22kg/万元。

(二)促进转移产业绿色发展

坚持以创新发展为指导,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目标,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区域生态型园区、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充分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生态环保、高效节能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企业入区的门槛标准,建立工业集中区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制度。要求区内企业以生态环保、高效节能为宗旨,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引导企业之间相互合作,鼓励再生资源在区内的多级利用,推进产业配套和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

袁家团木竹产业示范园建设木竹产业循环经济链,以楠竹为主要原材料,以竹筷、竹餐具、竹工艺品、竹炭、竹牙签、竹刀叉勺为主产品实现全竹利用。整个园区林产企业的加工剩余废物全部归集,加工成生物质环保燃料颗粒,再销售到园区相关企业作锅炉燃料,减少燃煤消耗,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峡湘商产业园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利用现有园区农林企业,进行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农林企业的副产物,采取智能制造工艺,发展高端生物有机肥,实现园区产业链循环经济和零排放。

(三)加强生态与环境治理保护

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等环境影响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快推进矿场生态修复工程、中小流域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等。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控制面源污染。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环保生态联防共治,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控体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依托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美丽乡村示范村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加快生态移民步伐,转变林区农户生产生活方式,扩大生态保护面,通过封山禁伐,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

八、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找准不足、正视差距,围绕补齐短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价值观、政绩观,把解放思想的着力点聚焦到破除僵化思维模式上,着力推动由区域思维向全局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由片面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由经验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意识,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思路和举措,以更加开放的观念和姿态,主动融入到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区域经济的新一轮竞争合作之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实现绥宁科学跨越提供强力支撑。

(二)完善支持政策

落实税收支持。按项目类别、投资总额、投资强度、推进进度、税收贡献度等,给予相应政策优惠和奖励。支持企业申请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创新用地机制。工业用地实施净地出让,推行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落实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对重大产业项目及创新型项目涉及的城镇建设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适度奖补。按政策降低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支持园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直接交易,争取更多园区项目进入国家增量配电试点。对重点产业项目适当增加物流补助。鼓励购买或租赁标准厂房。购买标准厂房面积2000㎡以上的,给予60/㎡一次性奖励。实行标准厂房租金与税收弹性挂钩,前三年税收分别达到30/㎡、50/㎡、70/㎡的,租金全免;鼓励出口创汇。对进出口破零和实现正增长的生产型企业,按进出口实给予每1美元奖励0.04元人民币。通过我县监管仓出口的,监管仓至邵阳段公路运输费用按实给予全额补贴。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对将总部搬迁至我县且年纳税达5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一次性扶持奖励200万元。新登记注册入驻且实行税收汇总缴纳、年度缴纳税收100万元以上的总部企业,在认定为总部企业前三年,分别按实缴纳县财政税收的70%60%50%给予奖励。固定投资过亿元或年产值过亿的企业,一事一议进行奖补。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打好控、调、清、管、转组合拳,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进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完善债务风险评估、用途管制、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规范政府债务管理、政府设立投资基金行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做好财政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预算法有关规定,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按照财力能承受、项目可持续、承诺能兑现的总体要求,谋划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约束,严格落实《绥宁县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定(试行)》各项规定,严禁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对违规超概算项目严格追究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责任。严格依规实施PPPEPC、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基金等项目,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规范平台公司,完成县城投公司转型。继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息揽储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

(四)加强组织实施

成立绥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其他县委常委会组成人员、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发改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县委办分管负责人、县商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县发改局,负责组织规划实施,协调重点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制定年度行动计划,协调示范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构筑承接产业转移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制定并实施示范区建设统计考核制度,对有关工作进行考核。

全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相关政策要亲自研究,对重大项目信息要亲自掌握,对具体难题破解要亲自协调,确保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组织保障工作。强化县直单位和乡镇的主体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重点解决土地、拆迁、资金、环保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经验,创新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健全重点项目帮扶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确定一名负责人牵头,实行项目洽谈、开工建设直至建成投产“一条龙”帮扶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湖南省绥宁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绥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地图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E_MAIL:admin@hnsn.gov.cn(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事宜)
湘公网安备43052702000102号 备案号:湘ICP备05013746号-1
网站标识码:4305270003
主办单位:中共绥宁县委、绥宁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绥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